邮报再现贝林厄姆换下时的“戏剧性”怒火:自我放大还是球队焦点?

邮报再现贝林厄姆换下时的“戏剧性”怒火:自我放大还是球队焦点?

2UP体育11月17日讯,英国《每日邮报》在最新评论中指出,在对阿尔巴尼亚的世预赛中,贝林厄姆对被换下的决定表达不满,仿佛在向世界宣布自己的聚光灯需求再次升级。

2025-11-17
1

2UP体育11月17日讯,英国《每日邮报》在最新评论中指出,世预赛对阿尔巴尼亚之战中,贝林厄姆对被换下的决定表达不满,仿佛在向世界宣布自己的聚光灯需求再次升级。

比赛临近结束,为了保护战术,主帅图赫尔将已身背黄牌的贝林厄姆换下,换上摩根·罗杰斯。如果再吃黄牌,他将错过世界杯首战。这本是合理的安排,但贝林厄姆的反应却耐人寻味。他高举双臂、表情不悦,目光紧盯着场边的图赫尔,即便凯恩刚打入第二球、全队庆祝,他的情绪仍未平复。更让人看不懂的是,他的抱怨甚至在凯恩进球前几秒就已开始,并持续到庆祝之后。

这并非首次。今年六月,图赫尔就曾公开批评贝林厄姆的场上行为“令人反感”。显然,他仍未从中吸取教训。如今,他再次挑战主教练权威,暴露出一个核心问题:他是否真正愿意成为一名“好队友”?当罗杰斯正专注等候上场指示时,贝林厄姆的抗议无疑是一种干扰;而当凯恩将国家队进球数提升至78球、应成为全场焦点时,贝林厄姆却让聚光灯转向了自己。一切似乎都在强调“我”,而非“我们”。

赛后,图赫尔虽语气克制,但态度坚决:“我看到他很不高兴。如果有人在场边等待上场,我们不会因为某人挥舞手臂就改变决定。我不想小题大做,但我必须重申:行为举止至关重要,必须尊重正在比赛的队友。决定一旦做出,球员就该接受。”

事实上,贝林厄姆的问题不止于此。比赛开始前,全队围圈鼓舞士气时,他却独自站在场边找水喝,缺席了这一象征团结的仪式。同样明显的是,当他觉得队友“没传给他”时,便毫不掩饰地表达不满。比如萨卡选择射门而非回传给无人盯防的他,贝林厄姆立刻停下脚步,指着自己的双脚做出夸张抗议。

终场哨响前,贝林厄姆坐在替补席上闷闷不乐。而图赫尔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强调:“行为举止是关键。”有趣的是,换人后图赫尔曾走向贝林厄姆,与他握手并轻拍其臀部,看似安抚,实则意味深长。那一刻,或许连他自己都意识到:这位天才球星,要成为真正的领袖,还缺少太多东西。